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2010-09-20 14:07]  
--------------------------------------------------------------------------------

《南方日報》連續發表多篇支持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評論

前廣東省委書記、首任深圳市長吳南生,最近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指出:特區下一個三十年應為中國民主政治探路。他說,前三十年特區為中國貢獻了「市場經濟」的理論創新和寶貴實踐,下一個三十年特區應該為中國的民主政治探路。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都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得出的經驗,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吳南生1975年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委書記。1979年初,負責籌辦廣東省三個經濟特區,兼任省特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同時兼任中共深圳市委第一書記、深圳市市長。從政壇退休後被外界稱為「憤老」,吳南生對於此稱呼淡然一笑:「我積極主張改革,但我又是一個改良主義者。」

他說,此前特區之「特」,精髓在於探索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辦特區,把國外資本引進來,讓人家賺取利潤,這是否符合馬列主義路線?這是當時意識形態激烈交鋒的一個焦點。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經濟特區當年的特殊政策確實已經基本沒有,各地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公平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特區是「不特」了。但從使命說,特區還要繼續「特」下去。小平說,特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現在中國的改革開放還在「過大關」,進入矛盾重重的深水區,特區還要繼續肩負起試驗田的使命,繼續為中國改革探路。很多人都不知道,深圳從1979年到1990年長達11年都沒有設立人大、政協,我們曾想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留下一定的試驗空間,後來沒有實施。

在紀念特區成立三十周年的這篇專訪中,吳南生回憶,1980年8月改革開放剛開始時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已經對政治改革有明確的說法和交代。鄧在這次會議上強調:「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要在經濟上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並且造就比這些國家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達到上述『三個要求』,時間有的可以短些,有的要更長些,但是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我們能夠也必須達到。所以,黨和國家的各種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須用是否能利於實現這三條來檢驗。」

鄧講話的時間是1980年8月18日,政治局討論通過這一講話的時間是8月30日。而特區條例公布的時間是8月26日,都是30週年了。

吳南生說,在紀念特區建立30週年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認真注意當年由政治局通過的、小平的三條要求,實現得怎樣?這三條要求的本質又是什麼?第一條,「在經濟上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2009年中國的GDP總量是49100億美元,最近新聞報道說,我們今年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的人均GDP才有4000美元左右,約為日本的1/10。應該說,我們在經濟領域中的改革工作是有成效的。當然要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要作很大的努力。但我們已形成了新的生產力,它正在迅速發展,為了適應這一新發展,它正向我們提出強烈的要求,這要求就是小平所說的第二條要求:「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更高更切實的民主」。至於第三條:「並且造就比這些國家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這也是正在發展中的生產力的要求。

《南方日報》在深圳特區成立三十周年之際,連續發表多篇支持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評論,被譽為對反改革派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民主姓資姓社界限論的回應和反擊。(柴子文)■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INSAFE System
關閉

0 個回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