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2010-09-21 11:11]  
--------------------------------------------------------------------------------

溫家寶總理《再訪興義憶耀邦》一文,寫得平實誠懇

  9月15日,我從南京回到北京,就看到《縱覽中國》網站上的一篇文章——《胡耀邦家人如何看待溫家寶》。作者不知何人,亦不知網站由誰所辦,但因其文章現在還轉貼在國內一些門戶網上,所以有做答的必要。我的家人和朋友也催促我說明真相。

  作者引「知情人」所披露的全部獨有消息,無一真實。既不是事實,卻造謠惑眾,為何?只能解釋為:為了某一目的,而有計劃地編造謊言。面對挑戰的謊言,必須戳破謊言。但我仍有一個疑問,這些全部獨有消息到底是「知情人」所供,還是作者所造?若是作者上當,還望作者作一主動更正。

  該文說我,對溫總理的文章:「冷笑一聲說,什麼呀,他哪裏是紀念老爺子,除了沾老爺子的光,他什麼也沒做過。」

  真實情況是:為兌現光彩事業活動的承諾,今年4月中旬,我和幾個企業家朋友應邀正在新疆伊犁州考察一個生物能源項目。15日早飯前散步,同行的一位朋友告訴我,溫總理發表了《再訪興義憶耀邦》一文。我當時一驚,沒有多想,即刻給在北京的郭棟秘書打電話,請他轉達對總理尊重歷史的敬意。第二天段永基找來文章的電傳稿,才認真拜讀完畢。當時見到新疆的黨政領導也表示文章寫得感人。回到北京,見到郭棟,我告訴他:溫總理的文章寫得平實誠懇,我相信沒有誰違背作者意圖大刪大加大改過,也不像集體正式討論後的紀念稿,完全是總理自己的手筆,一氣呵成。難為總理了,不要第二次給他辦公室打電話,打擾他了。

  這都有我的日記為證,何有「冷笑」之說。況且家中四個兄弟姐妹在家中都叫父親為爸爸,叫母親為媽媽,老爺子長、老爺子短的稱謂絕不會掛在我們的嘴上。至於誰沾了父親的光,誰欠了父親的情,我們心中也少有個人的恩怨芥蒂。因為父親在文革中對我們兄妹有過非常生動、深刻的教育,他說︰「毛澤東思想重要不重要,毛主席的接班人重要不重要?都重要!但放在第一位重要的還是毛主席開創的偉大事業!這個事業就是建設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偉大祖國。革命自有後來人嘛!」他對熱心於偉大事業的年輕人、中青年幹部充滿著關心與希望,對背離這一崇高事業,為追逐權、利、祿而迷失方向的幹部總是痛心疾首,甚至憤怒!

  父親退下來以後,如果見到過去曾在他領導下工作的中青年幹部還在工作,他總是非常欣慰地說:還在工作,還用你,很好!做好工作吧!這種話就對家寶同志說過幾次。

  家寶同志和書記處的許多同志都記得,1985年11月20日是父親70歲的生日。晚飯之後(是不是在家中吃的晚飯我已記不清楚),他還沈思蹀步在勤政殿的走廊上考慮國是。溫總理在文章中說:「他的言傳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只要是有良知的共產黨幹部都會理解這句話中的感情和意義。「男兒有淚不輕彈」,此情此景,今日回想起來,難免讓人落淚。

  1990年12月父親的骨灰在江西共青城安葬,喬石同志去機場送行,家寶和楊德中同志乘機陪同,毛致用、吳官正等人在機場迎接。對黨中央的安排全家表示感謝。一路上家寶同志及所有中辦同志對母親非常尊重,我們全家也感謝他們周到的服務。何有「暖人的眼神」全無之態?家寶同志既有此行,怎麼又會反對耀邦同志九十週年的紀念會呢?為了這次紀念會,溫總理還給我家提供一張父親、錦濤同志和他在貴州與地方幹部合影的照片,母親也出席了紀念會,這都有公開資料可查,該文竟硬說母親拒絕出席會議,真是太藐視廣大讀者的記憶了。

  2003年全國人大十屆大會召開,家寶同志榮任國家總理,大會結束以後,溫總理馬上就拜訪了我們兄妹的母親。母親除祝賀之外,就是希望他談談國內的經濟形勢,至於什麼「胡家的事」、個人的問題從未出口。對溫總理如此,對歷屆來家中探望的中央領導人也從未提出過什麼個人要求。

  父親選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時,有一個原則,就是要選一個「生面孔」的人到中辦,選好以後,就要努力工作,不能串門子。現在這種做法是否不合時宜,太拘泥了?他卻很為這種選拔幹部的方法而自得,他認為黨內外的中青年幹部這麼多,怎麼能老在熟人中間、在門第中間做文章呢?他也注意在老一代革命家、在開國元勳中的後代中培養人才,但同時強調,這些青年同志一定要有地方、部隊基層生活鍛煉的經歷。父親那種對幹部五湖四海、一視同仁,又以幹好事業為標準選拔幹部的眼光,我擁護。

  該文說胡家受到所謂「壓力」,故派出三兒子胡德華接受媒體採訪,這又是作者的無端猜想。4月15日三弟德華和妹妹李恒都在江西,參加國防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行車的路上德華接到了《東方早報》和其他一些媒體採訪請求,德華婉拒不過,就接受了記者的長途電話採訪。沒有任何家庭壓力,更沒有家庭的派出。

  有人會問,為何溫總理寫這篇文章?我認為對於我黨歷史上肯定的代表人物,人人可以寫紀念文章,為何總理就不行?當然人都不是完人,都有其局限性和過失,因此就成為媒體上的禁忌,這才是大問題,這麼做到底對誰有利?

   也有人說,總理說話太多,有做秀之嫌。當然每個領導人的言行都要受實踐的檢驗,但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許多幹部言不及義的假大空話太多,或是一臉木然,不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作為。中國人民真該認真想想,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民公僕。

  對一位過世的公眾人物來說,家屬、親友、熟人、同事、上下級的紀念,固然讓家人感動,但令許許多多不認識的「生面孔」的人紀念他、記住他就太不容易了。溫總理是個例子,更多「生面孔」的人記住他,才更有歷史的魅力。

2010年9月16日

文章來源:胡耀邦史料信息網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INSAFE System
關閉

0 個回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