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關於於拍片不裝菲林

◎梁錦祥言之鑿鑿。事實上無乜可能,16米里同35米里機假如不裝菲林,第一,空片盒一裝上去(母機) ,就知道。第二,就算是空片盒行机,D摩打聲都唔同,係人都知。超8米里機也如是,無片盒開不到機。

◎至於說導演抽條片出來睇,更無可能,係人都知菲林見光死,導演為乜咁做?


●關於「電影」什誌

◎剛執笠的「電影雙周刊」30年前出版之前,有一本由林年同主編的「電影」(1970年),只發行過數期。

◎几年之後(1977年左右) ,才產生「電影雙周刊」,由女導演唐書旋主辦,後多位影評人主編過。最後由火烏出身的朋友主理---不是很電影文化底的朋友。坦白說,什誌水平都不高。行內人(影痴界) 嚏之以鼻,一般觀眾又以為是高深讀物,兩頭不到岸。

◎梁錦祥可能將台灣的「劇場」(什誌) 記錯左為「電影雙周刊」,「劇場」先至有過萬字文章。

實驗電影.抽條片睇.片盒菲林

聽梁錦祥頻道03/08講舊時電影,十分精采,己有網友和他討論實驗電影的事,我就電影行方面,插咀一下:

●吳宇森入電影行後(1968年),就沒有拍實驗電影。他有名的實驗電影叫”邂逅”,主角是米雪(1955-),當時當然未入電視行 。這有點奇怪,唔通米雪十二三歲就拍實驗電影? 對我而言,是一個謎。

●梁錦祥講:「導演抽條片出來睇--一個鬼佬導演著名的畫面」,應該係沖好的毛片,睇得穿的正片(positive film),不是攝影機內的「白片」(negative film)。

●關於片盒菲林有多長,導演有時唔想亂開機,梁錦祥講得一舊舊。35米厘Arri細机(不收聲) ,一盒片400尺長,1尺秒半,約四分多鐘。舊式大機Mitcell(可收聲)一盒片1000尺,九分多鐘長。supper8米厘,三分多鐘長,16米厘機未玩過,唔知。

片尾

●導演唔想亂開機,主要係「片尾」的情況。呢一樣野是這樣的,一餅片拍到咁上下,就報片,由攝影助手大聲叫出黎:「剩番幾多尺!」,假如預演的鏡頭長過「片尾」,則換片,同慳菲林無關。所以公司剩埋一小卷一小卷「片尾」。插一趣事,陳果的「香港製造」就是由這些儲存片尾(某公司捐出) 拍出來的(或者他用平價購之),所以片質很差。

●梁錦祥講經常唔見左片盒,不知指那一樣,但事實上好少發生,因為無論唔見左熟片(已拍好的) 抑或生片,攝影助手都會炒尤。


監制.STORY-BOARD

●外國的監制制度和香港的不同,分設poducer(制片人)和Excutive producer(執行制片人,即係監制) 。

poducer位置最高,是拉資金的人,先拉劇本再拉卡士才拉資金再請導演,當然亦可以炒導演。港片是先拉卡士再拉資金後請導演再搞劇本,或者唔搞劇本,就拍。

Exe.poducer則是專業監制,落手落腳控製預算。但(因預算)炒人權還是在poducer手上。外國有很多玩法,監制(both producer和Exe.poducer)不一定大哂,final cut權亦因人而異。

●西片不一定跟STORY-BOARD,無可能,我跟的中西合拍片就無。STORY-BOARD是"主晝面構思",不是SHOT LIST(分鏡頭),鬼佬唔識用分鏡頭拍戲的。他們用COVER SHOT+PICK UP SHOT+INSERT SHOT方法。故此鬼佬監制不可能用STORY-BOARD來抄牌。

但西片不能改劇本,尤其是對白,因為演員會控告公司。西片炒導演主要是進度失算,我跟過兩部半中西合作片,其中兩部主片的導演中途都給炒了。但跟左唐片廿几年,印像中只有一兩次換導演的事。最後一次還是我事業後期我親手操的刀。


shooting ratio.慳片

●用片比例(shooting ratio)也因人而異,但在美國,菲林唔算乜錢,我跟過中西合拍片,親眼睇到,現場開左機call左 action,中間NG可以唔cut,導演直情走近演員教戲,再黎過,camera一直run,當菲林唔係錢,睇到班港片佬傻哂。

●70年代港片菲林用片比例,小本製作,約為1:3至1:5,用片二三万尺左右。但大導演不同,程剛拍「天網」,據說用了四十多万尺片,睇毛片都要睇兩日。另有一點,大導演可以嗌「開机--camera」,細導演只可以嗌「camera」,為的就是慳片之故。

●70年代聽講最慳片係韓國片(因為菲林是進口貨) ,好多行家去韓國拍片回來說,shooting ratio好似是1:1,拍多左片導演要扣人工。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INSAFE System
關閉

0 個回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