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網友發言)
....但《色戒》很多時是以「含糊當含蓄」,『「不說」當含蓄』(候孝賢王家衛就「以深沉當深刻」....
候孝賢是我個人最欣賞的導演,很喜歡他拍的鄉土片糸列。我特別喜歡他用固定鏡頭位置+冇pan鏡咁處理一D打鬥塲面,很令人有旁觀的感覺。舊電影人兄對他的評價如何?


談侯孝賢(1)

候孝賢應是台灣電影大師,和我是同一輩的。

一九八一年時,台灣金馬獎頒獎禮上,港方和台方電影代表團斗得很利害。每一方得獎,已方人馬總會拍掌叫好,令大會側目。那一年是香港新浪潮高鋒期,台灣片俾港產片打到一仆一碌,故此大會上,台灣片一得獎(當然係細獎),台方拍掌叫好聲大於港方數倍,大有地頭蟲要反擊過江龍之勢!

當時我有與會,回頭一看,最high帶頭呼叫是黑黑實實的是候孝賢。候孝賢當年參展影片是「青青河畔草」,仲未轉形做藝術片導演。

翌年,由張艾嘉女士推動的台灣「新電影」運動成立,候孝賢是領軍人物。當年我港台兩邊走,在台北看的《童年往事》,很感動。當時年紀尚輕,又是文藝青年底,偏好藝術片,覺得候孝賢了不起,覺得香港導演太功利。

談侯孝賢(2)

後來看多了,就不喜歡他了,感覺他太作狀,頂佢唔順。本來藝術片就是作狀片,但不能太過份,睇到人炆。侯孝賢的藝術地位己受肯定,但我根據自已認知說話。

侯孝賢其中的一個大路數是「抽離」(英文忘記了),是歐洲藝術片一大技法,理論上是叫觀眾不要太投入戲劇中,那反而會「思考」戲劇的深意,云云。Full shot,Long take,固定畫面,就是其中的鏡頭技法。這种手法加上其他手法,侯孝賢影片(作為art film) 是成功的。

但侯孝賢的抽離手法,有時不懂節制,鏡頭很多時違反電影文法。作為電影大師,有時違反一下電影文法,是可以理解的,聽講莎士比亞都寫錯過文法。而侯孝賢那種unnessary long的Take則令人煩厭,白髮三千丈是藝術,白髮丈三千是文法不通,句句白髮丈三千更令人煩厭。

大家可以重看「童年往事」,初頭阿婆樹下行路的shot,長到離譜。以及,影片中段,姐姐訴說自已不能升學的shot,鏡頭zoom out成Full shot,Long take,侯孝賢大概不知道(或知道) ,一個Full shot超過若干分鐘,觀眾的眼睛會受不了(因為焦點分散,又要睇人,又要睇景,又要睇字幕),連生理規則都違反了。然而,他是大師,硬要白髮丈三千,影評人都唔敢話佢錯。

侯孝賢的電影往往是昏昏暗暗的,這亦是藝術片特徵,但有時過多,我評之為以深沉當深刻。此外,大家都知道,侯孝賢來來去去都是拍一部片:「童年往事」。拍其他片就唔掂。

(但這並不是說侯孝賢全無優點,有空再述)

我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樣,睇戲見到節奏慢就炆,不過唔知點解我又好接受侯孝賢電影中嘅 long take ,覺得咁嘅表達方式好有意境同時帶出鄉下地方那種懶洋洋的感覺。不過正如你所講,侯孝賢其實好有局限,不斷重複自己;情況同王家衛一樣。另外我發覺姜文同張艾嘉也不錯,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他們二人導演的電影?如果認為他們值得一談的話也說說吧。期待談侯孝賢(3) 你有時間才回覆吧。謝謝!


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一部極佳電影,但僅此一部。張艾嘉是普通導演,不值一談。

(網友發言)
好耐之前你提過的個位台灣導演
候孝賢
今個月 BU 會比個榮譽博士學位比佢
攪咗一連串講座
你會唔會去聽...........??


關於侯孝賢的"大師班"(1)

sodi,

我很奇怪你會提出這樣的提議,我不是毛頭小子,怎會去聽課?我承認我既是片場出身同時也是半個年青電影文化友(當年),我不仰慕當代導演(指親炙,喜歡其作品是另一回事),尤其是華人導演。多年前僅出席過(印度導演)撤耶哲雷(己故)現身會。在台灣出席過「楢山節考」導演演講會,that is all。

十年前我自己也設課(校外),學生中有碩士者。更主要者,我脫行十多年,怎會去聽課?

更況且,我說過我不大喜歡侯孝賢的電影(除了頭幾部),更更況且,我懷疑侯孝賢能教到香港學生些什麼(還碩士班)。我不懷疑侯孝賢的個人修養,我只覺得主辦者安排的昂居, 是課程抑或演講會? 教書和演講/論壇是兩回事。


關於侯孝賢的"大師班"(2)

我不熟識侯孝賢的理論修養和教學修養,但我很少聽聞侯孝賢的學術功力 (國立藝專?)以及理論著作,不同於香港的卓伯棠、劉成漢、許鞍華等人,都是唸電影出身。

假如主辦者利用侯孝賢的名氣來開課,就有點投機了。眾所周知,解釋作品的最佳人選,往往不是作者本人。

另一方面,香港學生能理解侯孝賢(含作品)多少? 能理解卅年前台灣電影多少?--- 比如知道「明驥時代的中影」(1970中至80年代) 代表什麼嗎? 知道香港新浪潮和台灣新電影的分別嗎? 假如不知道,你聽「侯孝賢電影之路」又有什麼收益?

Sodi假如去聽,可問一問侯孝賢,在拍攝「青青河畔草」之後和拍攝「風櫃裡來的人」之前的心路歷程若何。看看當場學生明不明白這個問題。


關於侯孝賢的"大師班"(3)

更大鑊者,香港電影學生水準奇差。上個月給友人拉去理工看電影學生習作放映,看到我幾乎現場吐血,水準差過幾廿年前的實驗電影幾廿倍。

由此聯想,香港電影學生連本業都搞不好,那有能力外鶩? 比如,香港電影學生又點會明白侯孝賢電影後面的台灣社會?比如,香港電影學生又點會知道侯孝賢是第一個拍台獨電影「悲情城市」,現在卻被民進党說成不愛台灣的人?原因為何?

我的point 是,香港電影學生熟不熟識「現代台灣」?假如不明「現代台灣」,你又點聽得明「台灣電影的現在及未來」這一課?

我想講,主辦者是昂居者,搞個侯孝賢論壇還可,開班設課莫非想滾學費乎?

更不要說,侯孝賢課程有冇幫助到香港電影學生提昇對現代香港電影的追求及認識了。over all,香港電影學生將來要拍現代香港電影者。在這個意義上,侯孝賢課程應放在侯孝賢電影和香港電影的比較上,就算侯孝賢近期無拍片,和十年前王家衛片比較,也實際得多。come on,還教小安電影?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INSAFE System
關閉

0 個回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