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回顧70年代電影會和實驗電影

鄙人年青時參與過組織電影會及拍攝實驗電影,於1970-1976年間頗為活躍。

●關於電影會。

◎六十年代尾,最有名是大影會---大學生活電影會。第一映室不是電影會,是看電影的組織。

◎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是中國學生周報(由陸離主編),及一班嚴肅影評人,如羅卡,金炳與,林年同,梁濃剛,吳昊等。黃志舒淇是後一脫,李焯桃又後一脫。石琪則一向平民化(他和羅卡同一脫),譚家明據說只寫過十一篇影評(我始終未讀過),已威震全畀(影痴界) ,佢好快入左電視台(1968)。

◎由中國學生周報影響,1970年由一斑預科生在周報上號召,成立了一個衛影會。組織好細,只有六個執委,第二年直情無招收會員,集中搞實驗電影展。創會會員有後來成為台灣電影圖書館館長的黃建業(台灣影評人梁良後期也加入)。衛影會舉辦了六年實驗電影展,其中不少參展者後來做了影視工作。

◎其他很多小會。例如廖偉雄就組織過一個八米厘電影會(1972年左右),出版過一本什志《八米厘》(小開本)

◎火烏電影會是大會,會員基礎是金柄興在中大校外課程部的一班學生,多是公務員。火烏電影會於1977接衛影會的棒搞實驗電影展,於1978年取消實驗電影的稱謂,改為「獨立短片」,實驗電影運動於是散哂。

◎電影文化中心不是電影會,而是一間電影文化教學兼推廣机構。梁錦祥記錯左,唔關黃志事,第一任校長是蔡繼光。當時(1975左右)一大班留洋學生如劉成漢蔡繼光許鞍華回港,參與各領域事務。黃志人好懶,在1970年頭几年寫影評好紅(“南北極”地盤) ,但好快無哂聲氣,拍大電影亦唔掂(1981)。記憶中他沒有拍過實驗電影(70年代)。梁錦祥將電影文化中心的發跡拉埋黃志,不知何所指。

◎許仕仁是70年代大會堂負責協助舉辦實驗電影展的官員,助理經理什麼的。

◎關於香港實驗電影:

◎關於(70年代)香港實驗電影,人講過去有時會作大,但我唔會。但梁錦祥就講大左D,講到當時香港實驗電影神乎其技,是主流電影的敵体咁款。70年代香港實驗電影可談的是其精神,是其「青年成長」的玩野精神,不是電影的技巧/創作精神。

平情而論,當時大部份實驗電影其實是「習作電影+業餘電影+home movie」。舉例,我記得許鞍華參展(1975) 的是一部叫「龍年」的紀錄片,代表火鳥參展的是一部關於學前什麼什麼的紀錄片,真係有無搞錯,其他的無里頭家庭片無數。30年前我就寫過這种(實驗電影其實不實驗)論述文章,香港實驗電影不宜事後神化也。

◎當年香港實驗電影貴乎「動手去拍」這個精神,影痴的理念化為一种行動的精神,香港實驗電影是青年人成長的一個過程,是青少年社會文化底多於電影文化底。

驕敖的說一句,當年的香港青年菁英多少和香港實驗電影沾上關係,這是潮流。我們由此認識了不少朋友,今天已是社會知名人士,但己與電影無關了。實驗電影前輩吳承歡講過,香港實驗電影僅是一個test tube,實驗過程的意義大於實驗本身。

◎最主要的是香港實驗電影和大電影的formate不同,香港實驗電影多是几分鐘短片,大電影是九十分鐘。外國有八九個鐘頭長的實驗電影,香港實驗電影絕無僅有(打岔一句,當年香港實驗電影(以及現在)和外的實驗電影的定義不一樣,梁錦祥可能當呢种)。

◎香港實驗電影(精采的部份)多是實驗意念(放縱表達)而不是實驗技巧----因為連電影基本技巧都不懂,就會變成九拍。在電影專業的角度看,完全唔識拍電影,拍出來九拍部份你可以話係實驗性,但亦可以話係垃圾,但它本質上還是九拍。而九拍表達出來的意念,只有個人留念的價值。

◎香港實驗電影(精采的部份)多是實驗意念(放縱表達)而不是實驗技巧,有一點可以証明,到現在,沒有當年香港實驗電影技巧史留存下来,因為沒有所謂實驗電影技巧,只有個人意念的實驗(放縱表達)。

◎梁錦祥將當年香港實驗電影放在「電影工業」上來觀照,排比成「香港實驗電影V.s香港電影」的說法,是一個世俗習慣。但我可以說,這是不確的。我負責任的說,兩界別互相影響是很少的。當年香港實驗電影展一搞,報章來探訪我們的多是社會文化版,大電影界是不理我們的。因拍實驗電影而受業界青睞的,我記憶中,只有章國明一人。但實驗電影和電影文化界(指嚴肅影評界)是有關係的。

◎梁錦祥為什麼得到70年代香港實驗電影和香港大電影有V.s的印像? 誤導點可能是一大班實驗電影友後來成為大電影工作者。

但是,除了「實驗電影第一潮1966-1970」羅卡石琪吳宇森等人有法國新浪潮浪潮的傳統外(打破建制,個人表達),第二潮1970-1975以次,其參加者(home movie的不計) 的如章國明方令正唐基明等人,其實是入行前的熱身習作。

第三潮1975--的如劉成漢蔡繼光區玉盛等人的參展作品,其實都是留學外國時的「功課」,所謂習作電影---這是當年香港實驗電影最大的組成部份。

一些懂電影理論的青年(香港大學生)也參加實驗電影,他們的電影味和實驗性也強些,但影響不了主流電影。Btw,70年代出名的影評人如吳昊舒琪黃志都不拍實驗電影的。


◎70年代香港實驗電影界為什麼成為大電影人才溫床?第一是香港電影本地派(指50年前後出生一輩,不受粵語殘片影響的一輩)當時開始冒頭,第二是少人記得的衛影會有組織地有路線地連續搞了七屆香港實驗電影展。搞手中有電影人參與,令當時香港實驗電影世俗化,鑊鑊係大會堂放映(當時有過論戰,指不夠實驗電影化),即和之前大映會辦的象牙塔式影展不同(有人知道孫寶玲和何瀋的實驗電影嗎?)

◎後來的獨立短片展就製造不出「大電影人才溫床」。火烏電影會出了很多人才,但很少人入電影行,黃國兆蔡甘銓等人後來留學電影是另一章。主辦者和實驗電影的發展是一個可研究課題。


●關於拍攝實驗電影

◎1970年之前的第一潮,吳宇森等人的實驗電影,多是16米厘,黑白片。成本比後貴,因為16米厘攝影機不多。梁錦祥說「一個月不吃飯」可能指這一种。當時我無問(上一脫),係咪「一個月不吃飯」來拍實驗電影,但應該無咁誇張。

◎1970年之後的第二潮,通通是超8米厘,彩色片。這才將拍攝實驗電影大眾化。超8米厘攝影機其實是家庭電影攝影機,幾百塊錢一架,係人都買得起。菲林(film) 通通是3分20秒長,無聲,我記得是廿零元一捲。我們當時推廣拍攝實驗電影的口號就是「3分20秒」,以示人人都可以拍實驗電影。剪接器也很平宜,百零銀一個。梁錦祥說的可能是第一潮16米厘實驗電影,但那种實驗電影很少,我都沒看過多少部。

◎再下來是超8米厘放吷機,也很普遍,但是無聲。有聲超8米厘放吷機就大件事,比較貴。後期在大會堂辦影展,都是向机構借的這种有聲超8米厘放吷機,最大鑊的是一卡片就燒片,我們做搞手的,每一次都提心吊膽。

◎梁錦祥提到的,看蘇守忠的”海祭”,燒片。第一,我的記憶,蘇守忠(1941--)當時不是電影友(movie lover),拍攝實驗電影如前述可能是跟潮流玩下。蘇守忠我在70年代未才碰過他,但在實驗電影年代(1967-1977) 他很少出現。梁錦祥看「海祭」燒片,也很奇怪,蘇守忠拍的,應是16米厘片,很少燒片的。

實驗驗電影專業乎.王家衛

●但梁錦祥說拍實驗驗電影,為了慳錢,所以好專業好well-planned,應該沒有這回事,柴娃娃玩耍矣。我識得一個拍過實驗電影的行家,一晚就起拍過三部實驗電影(三分鐘個种),一部還得獎。梁錦祥將拍實驗電影的「專業態度」講得太好了。但實驗電影基本上是業餘的,態度認真是有的,專業則毋須。

●王家衛是用shooting來develop他的故事,邊拍邊創作劇本,所以菲林+shooting不只是他的原稿紙,而是他的筆。方育平的「半邊人」也是這樣,後來的主角竟是他的一個工作人員(女)。外國有些導演也是這樣。結果work就得,方育平就PK,成王敗寇矣。


王家衛與譚家明

●王家衛細譚家明十几歲。譚家明是早王家衛三四代在實驗電影意義上的前輩,是他的精神導師。然而,王家衛出道時,香港己經無左實驗電影呢家野。嚴格來說,譚家明不是香港實驗電影友,但他在TVB拍的"菲林"----"雙星報喜"的配曲film和"七女性"等菲林制作----才真正是實驗電影。譚家明才是一個香港實驗電影大家,沒有其他人跟得上他。

王家衛早期在TVB,斯時譚家明早己離開TVB(1978入嘉禾拍”名劍”) 。王家衛後入新藝城,任譚家明導演的「最後勝利」(1986)的編劇,二人可能這時結緣。兩人最大的相同處是美術及色彩的運用。

●當晚嘉賓何故說王家衛叫梁朝偉一連演十一二個鏡頭,意思係好哂菲林,講得有d唔清唔楚。其實拍電影,一個shot同一個take係兩回事,同一個內容的shot可以take(拍)很多次。王家衛叫梁朝偉一連演十一二個鏡頭---可能係不內容的shot個种,指表演內容不同,但劇本內容相同,即係話只會用一個shot,咁先羅人命。

一個shot take很多次,很多導演都有這個權力,我就聽過有人(導演)take 過80多次的。多Take不是浪質菲林,而是浪費時間,在片場時間就是金錢。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INSAFE System
關閉

0 個回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