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也談舊時香港電視劇(7) : 自我澎漲導致扭曲史實

說完TVB劇集分類以及「狂潮」創作的背景。我指出當年電視界的抄襲,並不是「抄劇」,指出簫若元評析「狂潮」的不大準確,以下進一步剖析簫若元對「狂潮」的描述。

「《元憶錄》第十話:抄劇文化」中他說:

『直至電視女梟雄周梁淑怡出現,她的本事在於將美國處境電視劇搬到香港照抄一次,有《雙星報喜》、《73》、《總督奇趣錄》等gag騷,這就是周梁淑怡的貢獻,但當她去到抄無可抄的時候,創作力已完了,最後她抄另一項,但注定是失敗的,就是長篇劇《狂潮》。

《狂潮》剛開始時是抄美國舞台劇故事,講述一間大酒店內,上演很多人的遭遇,日日有事發生,大多是雞毛蒜皮小事,後來她發現香港不接受這種形式,於是轉軚,拋棄所有東西,重新集中寫報仇線,講周潤發、石堅和狄波拉之間的恩仇,轉寫後馬上成功。《狂潮》食了一條復仇橋,於是無綫不停復仇,緊接的《家變》復仇,鄭少秋的《大報復》亦然,兼且抄自《基度山恩仇記》。』


我再惴摩老蕭這一段話,重組老簫的含意。老簫的含意似乎是:「抄襲不好,TVB周梁就靠抄襲為生。我老蕭就唔係,有三條半橋。周梁抄無可抄,抄到《狂潮》的時候,注定失敗。《狂潮》初時唔掂,後來改用我老蕭常用的復仇橋,就掂返」。

假如我的惴惻成立,老蕭的憶述,總離不開「自我澎漲導致扭曲史實」的弊病。


也談舊時香港電視劇(8) : 大橋和成份

第一,老簫的三條半大橋,不是他的發明,也不是他首先用,但他運用得好就是。

第二,《狂潮》不是先玩「酒店」橋,唔掂再改用復仇橋,這和創作程序播放程序不符合。

第三,《狂潮》先於老蕭的創作劇集,那豈不是老蕭抄周梁陳韻文的復仇橋? 咁牙擦乜野呢?

先講三條半大橋,老簫憶往,時時有意無意間透露這條橋那條橋是他發明的或他首先用的,這拿來嚇唬普通讀者,無拘,但行家聽到,側哂耳。先引老簫的吹牛:

『後來這變了一種公式,很多人跟我寫這種劇,叫成長橋,這也是我寫長篇劇三條半橋的其中一條,講一個人物性格轉變,轉變中有所失、覺悟、反璞歸真,這種戲其實影響最大,去到90年代萬梓良在TVB拍的都是這種戲,影響足足20幾年。』

影響足足20幾年? 真係俾佢吹漲!老簫可能完全無留意別人的戲。當時做編劇創作行的,誰不知戲劇有36條橋? 誰不會反覆運用?所謂「成長橋、復仇橋、時代橋」,甚至不是一种橋。它們是劇集中的成份,是劇集中的「主要推進舖排」賴以的成份,叫line(線),不叫橋。

請問,大部份劇集中,那一齣無成長、復仇的戲劇舖排?無時代變遷的描述? 「講一個人物性格轉變,轉變中有所失、覺悟、反璞歸真」只不過是Round character而已,大部份主角都會咁, 只是老簫運用得好D遮。



而老簫的「大地恩情」則是以時代變遷為主的劇种,屬屬劇种範疇。老舍的「茶館」,「阿甘正傳」是這一種,歸於歷史劇一類。但講「時代橋」,則有點不通,每一套劇集都有時代背景,都有時代感,橋什麼? 時代永遠都是一种襯托,本身不可能是橋(drama conflict/plot) ,什麼人在這個時代變遷中發生什麼事,才是橋。時代是一种成份。



也談舊時香港電視劇(9) : 復仇橋

講返復仇橋,老簫可能不知道,當時整個五台山的創作友都識抄「咆吼山莊」的雛形(或變奏)---一條爛到無可再爛的大橋:私生子復仇記。老簫D復仇橋可能自己創作,無理外邊世界。但你關門自己製造了一架車出來,無可能否定外面仲有好多車存在,話自己的車影響哂其他車? 「鱷魚淚」是復仇大橋嗎? 《狂潮》復仇橋出街時,老蕭係邊?

再講老蕭憶述《狂潮》創作程序及播放程序的錯誤。《狂潮》故事是由陳韻文「創作」,肯定不只抄一套小說。《狂潮》劇情我真係忘記左,這一點不談。但老蕭話:「後來她(周梁)發現香港不接受這種形式,於是轉軚,拋棄所有東西,重新集中寫報仇線,講周潤發、石堅和狄波拉之間的恩仇,轉寫後馬上成功」。

有點不盡不實。我就不相信當時《狂潮》播了幾集,「香港不接受這種形式」,周梁會下令改大橋改大故事重拍。單元劇有可能重寫重拍,長篇劇無可能。做過電視台的都知道,度一部長篇劇,由意念到大故事到寫出劇本到拍出第一集,起碼需時三個月至半年。

劇集每天出街一小時,這一小時的內容以一組計起碼需要四五天時間拍攝(連外景連剪接) 。就算周梁下令全台編導加入搶拍,演員也分不到身。長篇劇播出之後不能邊播邊拍,這是common sense。(唔好拗頸,邊播邊拍後几輪是有的)

或者老蕭說的「香港不接受這種形式」不是指播出之後,那怎樣反映「香港不接受這種形式」? 老蕭不是周梁班子,怎知道轉寫過程?然則是老蕭記憶錯誤,抑或有所誤導?

我的估計,《狂潮》的復仇大橋始終存在的,周梁下令cut左D行行企企戲,亦有可能。但老蕭講的轉折,似無可能。甚至乎,我個人猜度,老蕭為了突出他是「king of復仇橋」,不惜描寫當時周梁「抄無可抄」,連《狂潮》都要向後來的「king of復仇橋」的他偷師!



就元憶錄一些錯誤憶述進行補正,固然批評了作者,但另一方面,我也就此對當年電視業及潮流作出詳盡及深入報導,這方面我自問是認真及專業(資料上)的。說句抵死話,我看不到元憶錄負面資料,又引發不到我寫出來。故此老蕭的fans容忍一下,或跳過不看或指出我講錯的地方,公德無量。

以下一段又是由於老蕭不準確的描述,引起我對當年電視劇集潮流的回憶。

也談舊時香港電視劇(10) :

〉〉當年有一部新型警匪片《跳灰》很成功,令兩台爭相模仿開警匪劇,無綫有《CID》,麗的有《大丈夫》、《十大奇案》,但因收視變化不大,後來我們決定開創港式長篇劇《鱷魚淚》。。。《〈

這一段有幾個錯誤:

(1)在電視劇集分類的意義上,《鱷魚淚》和《CID》、《大丈夫》、《十大奇案》是沒有因果關係的。

(2) 在電視劇集潮流的意義上,《鱷魚淚》不是延續《CID》、《大丈夫》、《十大奇案》的劇集。

(3) 老蕭不清楚當年當年警匪片知pokice劇集的潮流及發展,不是由《跳灰》產生police劇集,事實上是剛相反。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INSAFE System
關閉

0 個回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