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邵氏官僚程序

(續鋤邵氏公司)

最令我印像深刻的是邵氏服裝庫(非服裝部),成個飛機場庫咁嘅空間(或者我當時錯覺),外面是鐵門,裡面開足泠氣,有數仟件服裝分幾層排列,連老外都大讚是亞洲第一庫(當年我跟中西合作片)。

但這是個服裝墳場而不是服裝庫,因為把守此庫的是一位廣東話不正的老乾婆----全廠聞名的何姑姑,何莉莉(今屆港姐評判)的姑姑。

她的職責可能大概主要是「趕客」,千方百計不讓劇組人員順利取衣----注意順利二字。我記得有一次的理由竟是:「D衫洗好哂燙好哂…,唔好整污糟呀,拿去拍中彈,唔得!」(大意)。整個服裝庫好似她私人擁有,不準人碰她的baby。

她一個老太婆(我印像中),叫她爬高爬低找衣(唔知點解只得一個人),於心不忍(劇組人員不準自已找衣) ,她又一付晚娘臉,於是冇乜人肯去幫襯(自已用辦法外借)。於是惡性循環,何姑姑鐵門深鎖攬墳自重(平時真係唔開門的),好多人唔知邵氏有呢個部門。



邵氏.電工組

何姑姑這個case我想過好耐,再諗番,這是邵氏深層次仆街處。Miss方一味釘住D婆乸數,cut cut cut!一方面邵氏公司結構爛入骨髓,但無去理。原來好似何姑姑這些老臣子,邵氏每個部門都有,睇做唔做野。

我最記得電工部門主管的阿乜叔,個子小小,但氣派之大,好似掌握住整個影城命運一樣。連方小姐對他都温言相向,據說此老和六叔共過患難,六叔金口說過不會炒此人者。此老目中無人(我或者誤會,但當年是這種印像) ,我猜測,另一個原因是電工組(lighting man) 是片塲中最惡的一組,人又多(廠景10人) 。惡人組的阿頭當然惡。



邵氏.道具部.厨房數

有D老臣子主管唔係無做野,但無能。好似道具部門的雙主管阿叔(古裝及時裝) ,好似永遠處於焦頭爛額的情景中。

我當時係中西合作片可以落order的人員,我永遠忘不了我踏入道具房他們的面寃表情。深究下去,他們是低層出身,他們的道具知識,已應付不了中西合作片。港產片的「土法錬鋼」是行業陋習。

講返何姑姑patern,我猜測這些老臣子主管肯定Low-pay,卻眼見劇組人員落格貪污,自已又無份,所以無形中仇視劇組人員(是我主觀猜測),佢地唔諗下,落格貪污只是少數人。

仆街者,方逸華絕不會郁這些老臣子。SB人都知,方小姐好像大權在握,但掌權者還是六叔。況且方亳無管理頭腦及魄力。邵方是古寒財主阿二揸數模式---僅揸厨房數。

我說的是道具部主管,一般道具工更無論矣,他們是道具擺設工,沒多少人有道具設計概念。大佬,人工有幾多呀?

好多時道具設計由導演效勞,徐克是箇中高手。



邵氏.睇毛片捉咖喱啡人數

(講返「簫鼓聲中」所提到的)。

?睇毛片(rush print)捉咖喱啡人數啱唔啱數,言之鑿鑿。但據記憶,方逸華很少看毛片的(好嘥時間的),中意看片(應該是first cut) 是六叔。講都唔信,六叔當時是仲管影片內容的-----聽講TVB拍包靑天(90年代),落命令的是六叔。六叔愛電影懂電影(商業) ,方逸華不懂電影-----愛用半桶水的導演的立塲,來要求商業效果。六叔則是純生意人。

但說方逸華用定格數咖喱啡,是誇張。老簫可能唔熟技術,放片時不可能定格(不是VCR),一停機(不熄燈) 就燒片。定格是在黑房造,好貴的。



邵氏.七日鮮

梁錦祥說「七仙女」七天拍起,他對片廠電影可能無概念。國語片不同七日鮮的粵語片。一堂景拆搭拍起碼廿天,一部戲起碼幾堂景。就算走廠快-----如老簫所說的楚原古龍片,也要卅四十組一部戲。

程剛的「天網」拍了兩年。我經歴的只有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1973),一堂景數天搞掂。另一個情况是,搶拍,幾個導演一齊拍一部戲,數天搞掂。



邵氏.六叔不是導演

老簫說六叔做導演拍第一部中國有声片「白金龍」,有誤。該片導演應該是他大哥邵醉翁。記憶中,六叔是不碰導演這一瓣的,他(早年)是戲院佬(含放映員) ,假如他是第一個中國有聲片導演,歴史唔同寫法。

"...方逸華不懂電影-----愛用半桶水的導演的立塲,來要求商業效果......"

外行充內行,實死。

舊電影人講得好精彩, support 你繼續分享!

邵氏.內行但做極外行

(#49)

>>外行充內行,實死。<<

我前貼批評方小姐,對小姐評價不高,可能過於簡略。但點都好,斷斷不能用外行充內行來形容小姐,她事實上就係呢一行,自1974年就係head of production of影城,在荷李活叫片廠studio大亨,她不是一個外行人。(但做極都外行,另計)

我前貼係將佢同六叔比較,係將佢放係總栽代表的高度來要求。做得呢個位,其實好簡單,第一,識用人,或識炒人。第二,唔好教導演拍戲,但要求導演賺錢(或欏獎) ,唔得,夠膽炒導演。

坐得呢個位,「老板mind」重要過「導演mind」,要識睇戲,但千祈唔好話自己識拍戲,因為好大鑊,老板話識,伙計無得做,更大鑊者,不要半桶水。



方小姐.production mind

聽講邵邨人(邵氏父子公司)就夠奸,一九五幾年請年輕傲慢的李翰祥拍戲時,話自己係生意佬,乜都唔識,叫「李先生幫忙」。據《從頭細說卅年》一書所述,李翰祥後來才嚇然發覺這個老板編過十幾個劇本,係大行家!

我同方小姐接觸唔多,但略知其production mind,就係「不懂管理電影-----愛用半桶水的導演的立塲,來要求商業效果..... 」,指其不懂管理,不是指其唔識睇戲,不是指其唔識拍戲---佢可能係一個好導演,you never know!我印像中,佢心目中乜野都好容易做,意思係唔好嘥錢。

佢絕對係係行內,亦內行(check咁耐數,點會外行),但卻用外行手法做CEO---好似乜都識兼行「唔support下属」政策---當片塲友個個落格兼唔做野。

話講回來,方是個聰明兼精明的女人。我諗,佢係一個事務形高手,唔係一個謀略家。但始終係歌女出身(並無岐視性) ,四十餘歲才任大位,師奶D。同班導演坐而論道(指how to shoot),睬你好定唔睬你好,方小姐始終學唔到邵邨人個一套。

佢衰在上面有個六叔,好似江青學老毛咁搞政治,有料但唔係個一班----比如正正經經做個女製片,可能更會發揮自我。



邵氏.電影潮流


Enterprise網友說「實死」(邵氏) ,其實唔關方逸華事,責任仍在六叔身上。

自七十年代中開始,邵氏其實已經脫離香港娛樂主流。戰後出生一代的電視人潮(許冠文作代表) ,己取代了外江佬把持的國語片潮。六叔和方逸華等外江佬幾時認識過香港社會?他們知道乜叫香港娛樂口味?那時邵氏就奠定「死實」。

1980年新浪潮一出,邵氏曾參與搶簽新浪潮導演(當時老簫亦被吸納),意圖反攻,但舊即係舊,尤如西太后答應行憲,無結果的。



邵氏.電影大亨唔識揀戲拍

做大片廠大亨,最重要係識揀戲拍,大亨唯一職責是揀戲拍。識揀賣座戲拍。鄒文懷講過,蝕八九部唔怕,一兩部就返黎。無論係有心開拍好,無心撞正好,一定要有幾部big hit。

我思疑方逸華由頭到尾都無成功過揀戲 (指big hit)--- 有請指出來(劉家良的算不算?),六叔後期仲有親自落order叫狄龍拍TVB包青天,方小姐有乜呢?或者老簫可以講吓,1981年老簫入邵氏做過策劃,相信二人在創作上brain stormed過。

到2003年左右,方逸華仲叫舊臣劉家良拍「鐵馬騮」,嚇死人無命賠,可見她沒有「揀戲拍sense」。Enterprise網友說的「外行充內行」可以改為「外行心態管內行」,十個大亨都會炒,奈何她是大大亨的老契(後成妻子) ,邵氏影城遂成香港風中神話,垂四十年,你吹咩!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INSAFE System
關閉

0 個回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